到了那时候,连德川家族都不敢跟日本国的万众一心站在对立面上
大汉帝国再想镇压下去,可就困难了,最重要的是,赵杜天正忙着安定南美洲占领区,哪有功夫派兵跨越太平洋去日本国
因此,这一战是否成功,就意味着日本国是否有重新独立的希望
数千治安队日本兵丁,被重新分配了燧发枪,然后每人领了一包火药和几颗铅弹
就武装起数千人的弹药,就已经是暗中支持的日本豪族倾尽全力积攒的家底了
当然,火药包和铅弹,与定装纸壳弹的区别还是很大的,这帮用惯了定装纸壳弹,从来没考虑过燧发枪该放多少火药能射的远不炸膛的治安队官兵,用手里大汉军队淘汰的燧发枪能打出什么成绩,就不好说了
治安队手里的燧发枪可不是大汉帝国工厂里批量钻出来的枪管,大多数都是在日本国让工匠改进的本土火绳枪
大汉帝国在战争中缴获了大批老式火绳枪,为了节省开支,就将火绳枪换了个扳机,组装成了勉强能用的燧发枪,反正有着安全可靠的定装纸壳弹,炸膛率还是很低的
有了大量现成的火绳枪枪管,也是大汉帝国在日本国能快速武装出大量日本治安队的原因
298章 京都事变四
踏踏踏
正在过着元旦除夕的京都城日本平民,正要入睡时,突然听到外面的街道上响起混乱的脚步声,还有水壶与金属的碰撞声,那是手缠白布的日本治安队在全副武装行进中
出于对京都城驻扎的俄罗斯外籍军团的恐惧,仁田家族与暗处的豪族势力,没敢直接向巴普罗夫重点看守的军械库进发,俄罗斯大兵的军营更是想都不敢想
他们趁着黑夜和自以为是的巴普罗夫军队的混乱时间,竭尽所能的聚集所有能用的兵力
那些日本武士已经彻底放了出来,倒戈的日本治安队也随着一些突然出现的领头人,四处私闯民宅,用大义和火枪逼着京都城里的大户人家站队
这些大户人家往往都有着数人到上百人的家丁仆役,这些人拉进起义军,完全可以充当好用的炮灰还不用损失起义军主力
仁田家族很了解火炮的威力,自然不想让起义军的本钱直愣愣的对着炮口冲锋
要知道,这一次起义,仁田家族作为明面上的领头人,可以说将家底都押了上去,胜了他们就一举晋升为日本国起义的精神领袖,家族也会从三流变成一流
败了的话
那些暗处的日本豪族或许不会伤筋动骨,但京都城和仁田家族,绝对会成为大汉帝国发泄怒火的所在
至于那些被逼迫着站队的京都大户人家,没人会去在乎他们的立场,在民族大义的压迫下,这些有些小势力和钱财的日本大户商人,注定是炮灰和陪葬品的命运
让仁田家族感到欣慰的是,在起义军梭巡整个京都城时,不少日本平民青年凭借着一腔热血,毅然加入了起义军队列,让人数又一次膨胀起来
当拂晓来临时,起义军浩浩荡荡的带着2万多人开往不远的军械库
甭管这俩万多人有多少能打得,这人数和声势,就足够壮观了
至于那个日本天皇,在这种时刻,连头都不敢露,无论是起义军还是巴普罗夫,都下意识的忽略了那位天皇牌吉祥物,反正天皇是绝对没有那个胆子反抗京都事变的胜利者
当巴普罗夫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,举着日本万岁的大旗子,浩浩荡荡开过来时,不禁有些傻眼。
这帮日本人一个个都赶着投胎不成
巴普罗夫不是傻眼于日本起义军的规模人数,而是对于他们就这么直挺挺的走进火炮有效射程内,还继续扛着旗子往前走,怀疑这群人似乎连火炮射程这种基本军事常识都不知道
既然如此的话
“开炮”
先是开花弹,在如此近的距离下,打偏都难,对着人堆直射就够了
轰轰轰
一声又一声的爆炸此起彼伏,日本人的队形混乱而密集,简直就是上好的人肉靶子
那些俄罗斯炮兵们感觉就跟在训练场打靶子一样,还是目标贼大的靶子
走在前面的都是临时拉来的日本平民,他们不少人还是第一次看到火炮射击,原来火炮能打这么远
不光是被炸的日本平民一脸懵比,连后面指挥的仁田家族嫡系族人,也感到惊悚,要说对女人的身体结构和爽点,他绝对能滔滔不绝的说上半天,但这火炮射程距离是怎么看出来的
明明对面的炮兵只有一个小小的人影,这就直接打过来了
目测数百米的作战距离,是一个指挥官的基本素养,连古代的将军都能一眼看出来己方距离敌人前锋的大概距离,可惜,日本治安队真正有军事常识的印第安长官,都死在了日本忍者刀下,剩下的日本小队长只知道大概的燧发枪射程,火炮连摸都没摸过
由于京都城驻军只负责守备,火炮数量不多,只有不到20门,但却都是大口径的守城用火炮。
这个时候的火炮口径都是根据圆形炮弹的质量设定的,6磅炮射的是6磅重的圆球炮弹,12磅射的就是12磅重的
对于开花弹来说,越重代表着体积越大,体积大了,装填的黑火药自然就多了,爆炸的弹片也更多
在大口径的火炮开花弹轰击下,本来还能拥挤着向前走的日本起义军炮灰们,彻底停滞不前,更要命的是,由于他们的组织纪律性约等于无,人群太密集,想跑都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
理所当然的,在死神般的开花弹摧残下,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,庞大的人数带来的副作用是,大规模的践踏事件
跟在后面,有着基本横队队形的日本治安队和日本武士,目瞪口呆的看着前面用来挡炮的起义军义士,互相推挤着,踩着别人的身体,混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