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大人忙点头:“的确,的确,但有备无患,若是要补的时候咱有东西不是。”
史夫人是天香阁的常客,对这对夫妻自然亲切万分,嗔怪地看了一下自家的老头子,道:“他就是关心则切,说什么是儿媳妇搜罗的,也是他催着儿媳妇去办的。”
被戳穿的史大人干笑道:“见笑了,我们家这个臭小子从前没个正形,进了侯府这两三年的时间突飞猛进,又知礼又博学,就连从前狗爬一样的字也不见了。”
“老夫实在是觉得欣慰啊,如今眼看着他要春闱,这颗心总觉得七上八下的,怕他撑不过这三日,欸,从前觉得毫无指望倒好了,现在有所期待,倒是难以平静。”
这种心情萧天洛明白,本以为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家伙,突然间就改头换面,面目一新。
原来觉得这小子能不惹祸,不连累家门就行,现在生了期待,就隐隐想让这小子能考个模样的名次出来,反而是患得患失。
“还有半个月就要进贡院,这阵子先生们对他们二人集中教导,以策论为主。”老侯爷安抚道:“史大人不必担心,他们年纪尚小,这次不行,三年后再战便是。”
“到时候他们也不到二十。”萧天洛接了一句。
史大人的眉头直跳,话是这么说,三年又三年,这次就有不少考子是回锅肉,听说有不少都是年过花甲之人,真要考这么多届不敢想。
再说了,晚来得志哪有年少成名来得妙呢?
萧天洛则是想到原来的世界里年龄最大的考子,那位可是以102岁的年龄在光绪二十年被授予举人,并被恩赐为进士,最终还做了国子监司业。
此人名为莫如瑗,是古代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考子,除此以外,还有一位在七十三岁高龄时考中探花,被称为白发探花,名为陈修。
想到这里,萧天洛摇摇头,一大把年纪考上了又如何,都不知道能活几年,为朝堂效力几年,还是年轻就出头最好。
史大人不知道想到什么,笑着说道:“说来也是巧了,自打孩子们进了侯府,除却老夫以外,那帮孩子的父亲都得到了升迁,官途坦荡,你们侯府真是比寺庙还灵。”
“啊,这或是凑巧吧,怪不得这两年来总有人想让孩子进来,原来是拿我们侯府当许愿树了,真以为进来了自己家就能飞黄腾达了?”
老侯爷吓了一跳,没想到这史老头子年纪这么大,脑子突然灵光了,这成日里参这个,参那个,又和官员们吵架,脑瓜子好使得很。
那几位的升迁自然是有皇帝的手笔,身在朝堂就知道要官升一级有多难了,上面要挪窝,自己要么有人脉,要么有功绩,不然谈何容易。
好巧不巧的,几位陪读的父亲都升了官,难怪得史大人也嘀咕,外人也留意到这种现象,就发现挨了宣武侯府的边就好像一帆风顺了。
私塾的名声是好,但这背后的诱因也是让众人蠢蠢欲动的根本。
萧天洛不禁嗤笑,这些人的算盘倒是打得响,一个个没瞧出所以然就想来撞撞运气,以为宣武侯府的大门是这么好进的,陛下的棋局,没他允许,他们连做棋子的资格都没有。